科技时代文学如何想象生活三人谈
主持人李壮语: 近年来,“科幻”不知不觉成为文学界的关注热点。这不仅是指文学门类划分意义上的“科幻文学”收获了为数众多的读者、斩获了国际顶级的奖项、得到了所谓“纯文学”领域越来越多的肯定和关注(这种人为的领域划分本身便颇具可疑之处),而更是在于,科幻元素正广泛而深刻地渗入各类文学写作之中,激活了当代文学写作若干新的增长点——在此意义上,我们甚至不妨说,科幻元素的加入,为当下文学渐显疲软的内在动力提供了有效的续航。 科幻文学、或者说文学中科幻元素的崛起,根源在于,它正努力地回答一个急迫而必要的问题: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不断飞跃、世界图景加速更迭的时代,文学应当如何想象生活、表现生活?这种想象和表现,一方面当然是技术主义的。《科幻的人》一文中,王威廉首先分析了“智能手机的出现”这一“人类经验史上的重要节点”,并将智能手机的屏幕视为步入“准未来时代”的一扇大门。然而在今日,一切技术的进步都不仅仅关乎技术本身,因此“科幻小说已经不再仅仅是关于某项科技发明的预测……它以最大的程度向未来的经验敞开,包含的却是历史行进到此刻所无法化解的焦虑、痛苦与渴望”。这就涉及“科幻”之于“文学”的另一面(似乎也是更被看重的一面),即技术想象尽头的人文性关怀。徐刚的《科幻即现实,或人文主义的俗套》一文,详尽地梳理分析了这种“人文主义忧思”的历史发展及内在动力,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。关于本期话题,李宏伟具有极其雄辩的发言权,因为他正是那部具有鲜明科幻色彩、在过去一年中备受好评的长篇小说《国王与抒情诗》的作者。文章中,李宏伟以近乎科幻小说背景提纲的方式,描绘了未来时代的“新人”生活图景。“新人只是推测,新门却已敞开,旧人已经进门,只等脱胎换骨。”新人与新门之中,蕴藏着小说写作的无穷可能性。而我们近年来一再呼唤的、文学对时代生活及人类命运的总体性观照视野,也恰在此中寄寓着实现的可能。 主持人李壮语:近年来,“科幻”不知不觉成为文学界的关注热点。这不仅是指文学门类划分意义上的“科幻文学”收获了为数众多的读者、斩获了国际顶级的奖项、得到了所谓“纯文学”领域越来越多的肯定和关注(这种人为的领域划分本身便颇具可疑之处),而更是在于,科幻元素正广泛而深刻地渗入各类文学写作之中,激活了当代文学写作若干新的增长点——在此意义上,我们甚至不妨说,科幻元素的加入,为当下文学渐显疲软的内在动力提供了有效的续航。科幻文学、或者说文学中科幻元素的崛起,根源在于,它正努力地回答一个急迫而必要的问题: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不断飞跃、世界图景加速更迭的时代,文学应当如何想象生活、表现生活?这种想象和表现,一方面当然是技术主义的。《科幻的人》一文中,王威廉首先分析了“智能手机的出现”这一“人类经验史上的重要节点”,并将智能手机的屏幕视为步入“准未来时代”的一扇大门。然而在今日,一切技术的进步都不仅仅关乎技术本身,因此“科幻小说已经不再仅仅是关于某项科技发明的预测……它以最大的程度向未来的经验敞开,包含的却是历史行进到此刻所无法化解的焦虑、痛苦与渴望”。这就涉及“科幻”之于“文学”的另一面(似乎也是更被看重的一面),即技术想象尽头的人文性关怀。徐刚的《科幻即现实,或人文主义的俗套》一文,详尽地梳理分析了这种“人文主义忧思”的历史发展及内在动力,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质疑。关于本期话题,李宏伟具有极其雄辩的发言权,因为他正是那部具有鲜明科幻色彩、在过去一年中备受好评的长篇小说《国王与抒情诗》的作者。文章中,李宏伟以近乎科幻小说背景提纲的方式,描绘了未来时代的“新人”生活图景。“新人只是推测,新门却已敞开,旧人已经进门,只等脱胎换骨。”新人与新门之中,蕴藏着小说写作的无穷可能性。而我们近年来一再呼唤的、文学对时代生活及人类命运的总体性观照视野,也恰在此中寄寓着实现的可能。
文章来源:《测绘科学技术学报》 网址: http://www.chkxjsxbzz.cn/qikandaodu/2021/0708/642.html
上一篇:探讨软件在水下地形测绘中的运用
下一篇:来自弗兰肯斯坦的启示面向科学工作者推出的全